国产大飞机背后的创新力量:海鹰特材引领航空产业数字化转型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在镇江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重要供应商,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鹰特材’)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国产大飞机的量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走进海鹰特材的二期项目复合材料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和精准的操作流程令人印象深刻。企业副总经理郭渊介绍,目前海鹰特材已实现C919部件月产3到4架份,并计划在年中提升至月产6架份。为抢抓生产进度,企业采取了‘边建设边生产’的策略,同时通过优化流程、扩充人员以及推进脉动生产线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
脉动生产线通过优化生产节拍和工序,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郭渊表示,公司已完成脉动生产线方案的初步编制,并计划在未来2到4年内实施,以降低人工成本和场地占用,提升C919批产装配的自动化水平。
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海鹰特材牵头组建了航空复合材料及部件创新联合体。2023年,联合体成功签约,成员包括恒神股份、兆鋆新材料、美龙航空等上下游企业,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联合体进一步扩大,新增江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成员单位。通过整合成员单位的设备、技术和人员资源,联合体在C919产能提升过程中实现了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航空复合材料产业链整体升级。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海鹰特材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目前拥有50多人的技术团队,涵盖结构设计、仿真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多个领域。通过项目牵引和产业合作,公司成功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郭渊表示,2025年,企业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提质增效与精益生产,全力保障C919批产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加快推进新项目的研发,为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海鹰特材不仅通过智能化生产提升了效率,还为国产大飞机的量产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随着脉动生产线的建设和创新联合体的深化合作,海鹰特材有望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为国产大飞机的腾飞贡献力量。
身为互联网人,写文案是基操。不管是做营销推广、提产品需求 还是向上汇报,都需要码文档。
如果是写一些短文案,AI可以一步到位帮我搞定。举个例子,比如让AI写工作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