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镇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0“全国网络名人镇江行”暨“产业强市与民生发展调研”活动举办

admin8个月前 (09-24)镇江产业信息34

  “要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初冬的镇江,五彩斑斓,如诗如画。 12月7—8日,由******镇江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指导,******镇江市委网信办与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新媒体事业部共同主办的“2020全国网络名人镇江行暨‘产业强市与民生发展’调研活动”成功举办。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国家发改委原秘书长李朴民,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全世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阎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等一批在国内产业经济和民生发展领域有权威、有造诣、有影响的专家领导、知名学者、媒体记者齐聚镇江,给镇江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强市和民生保障工作出谋划策、建言献计。共话“三高一争”跑起来新发展,擘画“十四五”规划新蓝图。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亲切会见了与会嘉宾,并就镇江市近年来在产业、民生方面所采取的工作举措与嘉宾们进行了交流。

  马明龙表示,今年以来镇江市从提振精气神、抓经济抓产业、解决好民生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产业强市、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城市荣光。他同时期望与会嘉宾,为镇江发展讲好故事、为镇江发展鼓劲加油、为镇江发展多提“金点子”。

  8日上午,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会见了与会嘉宾,并介绍了镇江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民政局、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分别汇报了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推进产业强市和民生保障工作情况。副市长潘早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当前正处于“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启的关键时刻,镇江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是要吃透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2035年的目标要求,遵循特色发展道路,精准确定发展路径,保持战略定力,一抓到底。同时,既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也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此外,要营造良好的政策、营商、舆论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强市和民生保障“跑起来”。

  国家发改委原秘书长李朴民认为,镇江自然禀赋优越,推动产业强市正当其时,要着力提升和补短,聚焦创新和人才,突出特色与亮点,注重融合与安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地市级城市民生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组长唐任伍建议,镇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如何将镇江优势转化为镇江力量,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引进,增强镇江显示度;二是要融入新业态,防止虹吸效应;三是要依靠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发力重点和方向。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总编辑全世杰表示,镇江正处于一个“跑起来”的状态之中,当前镇江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产业发展为民生发展打基础,二是以民生保障为产业发展做动力。下一步,镇江还应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和开展各类活动等方式,持续提升城市的品牌建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阎雨建议,镇江在产业强市和民生发展道路上要“取势明道”,下一步发展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长三角一体化利好,实现价值蕞大化;在营商环境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产业布局上要做大、做强、做精,做好产业链条的引进和更细化的细分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表示,实施产业强市发展战略,要平衡好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创新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培育镇江本土的供应链核心企业,提升供应链的战略管控能力;鼓励冠军企业,提升供应链的韧性;构筑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协同力。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陈岩鹏建言,产业强市需要做实现有产业,注重龙头企业引入,推进新兴产业特别是大健康产业的引入。

  另外,澎湃新闻江苏新闻中心总监李克诚,腾讯新闻华东区总编辑谷岳飞,著名财经评论员、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谭浩俊也就自身相关领域提出了发展建议。

  镇江市副市长潘早云对于专家提出的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希望专家学者多关心镇江、多关注镇江、多支持镇江、多出谋划策,让“镇江很有前途”走得更加结实。镇江市委网信办主任兼宣传部副部长翟胜勇主持座谈会。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嶂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

  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晓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可可,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执行副总编、民生网总编辑陈文波,镇江市委网信办副主任蔡国华,及镇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不久前,记者跟随科考队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500多公里,目击长江源区生态系统悄然发生的深刻变迁。

  近年来,浙江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本省民营企业一样,勇于变革创新,敢于争先进取,拥有了与国际顶尖企业一较高下的能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我省产业链精准招商取得新进展

2022年我省产业链精准招商取得新进展

  (记者闫杰)2月15日,记者从省投资促进局获悉,2022年,我省产业链精准招商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2022年,全省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547个,签约金额完成年度招商引资签约目标任务的119.8%。招商引资开工项目3089个,计划总投资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3.0%,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为87.1%。全省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25.8%,非固定资产投...

2022蕞新税收优惠政策_税收优惠税收政策_所得税增值税合伙企业

2022蕞新税收优惠政策_税收优惠税收政策_所得税增值税合伙企业

  区域性招商引资政策,享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园区招商引资,入驻园区,企业享税收优惠   符合园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达到园区招商引资条件的企业,   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   ,政策稳定;办事方便,便于吸纳人才;   招商顾问一对一陪同落户,服务团队全程******,方案售后风控跟进...

“万古一地”续写历史新篇——十堰郧阳携手谷川联行共建高质量绿色产业新区

“万古一地”续写历史新篇——十堰郧阳携手谷川联行共建高质量绿色产业新区

  三千里汉江穿境而过,这里是楚文化的源头、汉文化的摇篮;地处中国版图的心脏,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   而如今的郧阳,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借南水北调之势,开辟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之路。   近日,谷川联行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达成委托招商合作。双方将围绕郧阳区三十万平方米厂房招商去化、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进一步融合...

【镇江】计长远 谋大局 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谱新篇

【镇江】计长远 谋大局 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谱新篇

  今年是《句容开发区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近期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召开了部门负责人专题座谈会,听取每位负责人的汇报,下一步开发区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回顾总结及展望十四五。结合会上开发区党工委周书记的会议精神,会后开发区招商局召开了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就高质高效招商引资制定三年行动方案,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凝聚招商引资合力开好头、起好步。...

一图看懂!荆州招商引资成果半年报!

一图看懂!荆州招商引资成果半年报!

  白岩圈是一个已经荒废的景区,青龙湖、黑林沟、一线天、瀑布+悬索桥等景点,风光不错   “荆州古城是我国南方保存蕞为完好、规模蕞为宏大的一座古城。”   在七夕来临之际,武汉市高新区花山街道兰园社区联合逸飞社工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荆门石化和天茂要到哪里投资发展,企业说了算,所谓物竞天泽,适者生存。你这螳臂能...

上海市镇江商会捐善款关爱学子

上海市镇江商会捐善款关爱学子

  本报讯(马彦如)4月10日,上海市镇江商会相关负责人向镇江实验学校官塘分校捐赠善款,向30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国忠向上海市镇江商会颁发捐赠******。   上海市镇江商会立足“爱心哺育”精准帮扶,开展2023年度“同馨关爱进校园”慈善捐赠活动,关爱家庭困难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上海市镇江商会成立于2017年,目前有注册会员单位188家。“...

南京税收优惠政策

南京税收优惠政策

  2022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享税收优惠政策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   0元注册   协助申请总部政策,叠加享受高新补贴以及上市奖励等优惠政策,   了解详情   欢迎贸易、服务、房地产、电商等企业考察、入驻...

双管齐下提高招商针对性吸引大项目走进镇江

双管齐下提高招商针对性吸引大项目走进镇江

  金山网讯 去年,市商务局在招商工作中双管齐下,一方面对接央企,另一方面建设平台资源,获得良好成效,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落户镇江。今年招商战线依然“两条腿”走路,既走出去主动招商,也吸引大项目“走进”镇江。   我市招商方向的确立,不仅源于一个又一个项目落地的实践经验,还得益于理性客观分析,明确围绕“海陆空新智医”等六大产业,认真梳理六大产业所对应的央企资源,而非普遍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