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春光春耕正当时
3月26日,一场春雨后,在高州市宝光街道八角山村的丝苗米种植基地,刚刚完成插秧的稻田里嫩绿的秧苗齐刷刷地仰起头享受着这场来得及时的春雨。
这是高州市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的主产区之一,也是茂名首个无人农场。数千亩的稻田只需要数台无人机械就能完成耕作,水稻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又快又准。
去年,高州市丝苗米产业园正式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个串联起生产、加工、科技、流通全产业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跨4个镇(街),水稻种植面积超10万亩。
眼下正是春耕好时节,高州市丝苗米产业园摘得“省级”金字招牌后迎来首场“春耕秀”,引人关注。
在以宝光街道八角山村委会为主的无人智慧农场示范基地,15名农艺师在不到7天的时间里,便完成了7000亩水稻基地的秧苗插播。
全程由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水稻插秧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等新型设备进行春耕操作。从浸种开始,基地就全程实行机械化管理,如机械育秧、大棚育秧、机械插秧,而田间管理就实行飞机撒肥、飞机病虫害防控。
“整个水稻生产过程尽量减少化肥的用量,增加有机质的投入,我们今年每一亩有机质肥的投入是500斤,确保米的质量。”高州市丝苗米产业园基地技术总监程祖森说。
走进位于镇江镇、沙田镇、石鼓镇的种植基地,专业的农技人员在认真操作机械在水田里来回行驶,驶过的地方数排秧苗稳稳当当地被植入田里;另一旁的育秧基地里,一盘盘茁壮的秧苗紧紧地码在一起,自动喷淋系统源源不断地为秧苗注入养分,数名工人正忙着为插秧机装载秧苗,忙碌而有序。
“今年春耕秧苗的种子可谓是‘优中选优’。”程祖森介绍,此次春造从全国数十个丝苗米知名品种中优选四个当家品种,软芽优金丝、19香龙望889、清香优19香,同时,还引进了8个区次的优质品种进行培育,保障轮换和高产。
走进位于高州市石鼓镇九罡工业园的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丝苗米加工车间,浓浓的米香扑鼻而来。三层楼高的丝苗米加工车间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现代化机械。技术人员只需点点按钮,稻谷便按需从三楼储藏区顺着管道输送到二楼,经过初筛、脱壳、二筛、分离、碾米、抛光等工序,再顺着管道输送到一楼,完成自动打包、装车。
“只需5个人就能实现日产200吨丝苗米。”高州市广东荔晶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陈进德介绍,这套全自动化的丝苗米生产线万元,能实现稻谷烘干、加工、分拣、包装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这套全省领先的生产线补齐了丝苗米产业的加工短板,是打造高州丝苗米品牌,带领农户增收的关键一环。
千亩无人农场先行探索智慧农业,10万亩高标准机械化水稻种植基地彰显产业优势,全省领先的全自动化丝苗米加工生产线……高州市丝苗米产业园跨石鼓、镇江、沙田、宝光等4个镇(街),背后是国家级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是7000多户农民受益。
“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流转优先返聘等多种模式,带动了周边16家专业种植合作社、7000多户农民共同发展,核心区和种植示范基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园内的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说出了产业园联农带农的“高州模式”。
“以前一亩地的收益就一两百元,现在起码达到九百元,去年收入翻了四倍。”八角山村农民梁叔也是产业园种植基地的签约农户,谈起今年的水稻种植,他信心满满。
连日春雨连绵,为这10万亩优质丝苗米种植基地开展春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悉,产业园内水稻插秧面积已过半,预计春造产量将实现同比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