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场这样拼!《2024年镇江市开发园区建设提升工作方案》解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主战场,这样拼!《2024年镇江市开发园区建设提升工作方案》解读
【搜狐城市-镇江】 开发园区是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镇江市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将今年确定为“园区建设提升年”,近日市政府印发全市开发园区建设提升工作方案。市发改委作为园区整合工作牵头部门,对工作方案进行解读。
打造高质量开发园区,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途径。自园区整合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围绕体制机制、政策规划、资源要素、功能配套等多个方面,动真碰硬破解瓶颈制约,构建“10+11+5”园区发展体系,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2023年省、市重大制造业项目入园率超过90%。去年,镇江全市域“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案例征集活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如何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贡献度?“园区提升建设年”将聚力抓项目、谋创新,推动产业强市变实景。
工作方案明确,2024年,全市开发园区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较上年增长10%以上,新招引项目符合“四群八链”产业占比达80%以上;市级重大制造业项目入园率提高至90%以上;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超过5000亿元,主导产业应税销售占比提高至45%;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至80%;园区工业企业平均亩均税收较上年提高10%;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在全国、全省开发区排名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管理运营高效的开发园区发展体系。
工作方案同时提出,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坚持绿色集约导向、加强工作组织领导等四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工作方案将四大重点任务细化为16项具体措施,明确每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进一步深化开发园区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动开发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镇江市以句容经开区为试点推进“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并创新建立赛马考评体系,首次对园区“亮牌”。发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薪酬制度改革、园区放权赋权等政策文件,更大力度汇聚资源支持园区建设、释放园区活力。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将通过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招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园区综合治理能力。
尤其是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镇江市将进一步厘清开发园区和属地政府之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职责,以句容经开区为试点,6月底前形成“三张清单”,即主体开发区全口径权责清单、主体开发区与代管镇(街道)权责边界清单、主体开发区与所辖园区职能分工清单;年底前全市“一区多园”基本完成“三张清单”制定,实现园区与镇(街道)间、园区间职责清晰、统分有序;建立完善“一区多园”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实现主体开发区与所辖园区统一领导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政策保障、统一招商引资、统一目标考核、统一审批服务“六个统一”。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业,加快推动招商体制改革至关重要。工作方案明确,市商务局牵头,推进园区招商队伍市场化、实体化改革,构建“1+1+N”模式,建立高薪、高压、高淘汰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招商人员内生动力和工作热情。
共建共享机制为不符合本地主导产业的项目找到了“出路”。工作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项目统筹流转,支持没有园区的镇(街道)通过飞地招商、共建共享等模式,与园区在产值、财税、能耗、环境等指标利益方面进行分享。
聚焦实体经济做优做强,是提升园区的重要路径,蕞终要落到一个个项目上。根据工作方案,今年镇江市将明确“一园区1-2个主导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应税销售占比保持每年3个百分点的增速;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系统招引产业链、供应链关联项目,2024年新招引项目中符合园区主导产业的项目占比达60%以上,2025年起保持在70%以上。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园区建设中,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委人才办牵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876”创新引领工程,构建“一区一廊三极多点”的创新布局,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园区内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以上,新招引科技企业200家以上。
就如何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工作方案也提出了绿色集约发展的基本路径,明确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的同时,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加强园区生态环保、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废物处置利用、清洁能源供应、环境监测监控、风险应急防控等能力,鼓励园区引入环境友好型绿色企业,支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区、碳达峰试点园区等。
来源:镇江发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