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压力当前镇江城投押宝土地收入?
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在举债建城的道路上疾行。
2014年1月,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镇江城投”)发行了2014年度头部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7亿元,发行利率7.10%。该次短融注册总规模为15亿元。募集说明书显示,2010~2012年及2013年前三季度(下称“三年一期”)发行人负债总额分别为239.41亿元、253.95亿元、333.47亿元和456.36亿元。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纪评级”)在信用评级报告中称,镇江城投近年来投资规模较大,并较大量地利用信贷方式筹资,目前已经积聚很大的债务压力;随着未来承建项目的增多,公司资金需求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截至2013年9月末,公司短期刚性债务达到113.05亿元,债务集中偿付的压力大。
“镇江城投的债务特点与目前中国多数市县级城投公司非常相似,即融资还款预期基本是与当地政府财政、注入的土地资产以及房地产业务紧密相连,而这些在未来又非常有可能出现变动,这是城投公司债务的风险所在。”一名从事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高校学者对《头部财经日报》称。
镇江城投是经镇江市政府授权和批准的城市建设专业投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公司主要负责多渠道筹集融通城建资金,项目资金调度、效益评估和经营管理,城市建设用地的前期开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参与镇江市新老城区的综合开发等。截至2013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9557498.72万元,负债总额4563637.28万元。2013年1~9月,实现净利润39654.54万元。
近年来,镇江城投的负债总额呈现节节攀升的态势。募集说明书显示,蕞近三年一期,镇江城投负债总额分别为239.41亿元、253.95亿元、333.47亿元和456.36亿元,其中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分别为156.49亿元、168.37亿元、236.08亿元和291亿元,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65.36%、66.30%、70.80%和63.76%。负债构成中银行借款和应付债券的余额和占比较高。“由于城建项目投入资金量较大,平均建设周期较长,发行人对外融资需求较大,面临对外部融资依赖较高的风险。”说明书称。
与此同时,截至2013年9月末,镇江城投共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85.51亿元,已提用额度163.74亿元,剩余未使用额度21.77亿元,公司剩余可用授信额度占总额度的11.74%,公司可用授信余额较少,公司未来间接融资面临一定压力。
直接融资方面,镇江城投于2009年3月发行企业债一期债券10亿元,2010年12月发行企业债二期债券20亿元,2013年3月发行小微企业扶持债券10亿元,2013年9月发行小微企业扶持债券5亿元。截至2013年9月末,公司应付债券余额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亿元。
新世纪评级报告称,截至2013年9月末,镇江城投资产负债率为47.75%,虽然仍处于适中水平,但土地资产多已用于抵押、质押借款,货币资产多为票据保证金,其他应收款回款情况一般,资产总体质量一般。此外,公司债务规模大,而未使用的授信额度相对较少。总体而言,公司后续融资空间有限。
有借就得有还。在面临不断企高的负债总额时,借新还旧成为一条途径。
镇江城投2014年度头部期7亿元短期融资券的主要用途就是偿还金融机构借款。其中,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经营性项目的流动资金,弥补公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5亿元置换公司部分金融机构借款,以进一步缩减融资成本,降低经营负担。截至2013年9月末,镇江城投长短期借款合计236.08亿元。
而作为镇江资产规模蕞大的平台,来自政府的补贴亦是重要资金来源。近三年一期,镇江城投补贴收入分别为4.71亿元、4.89亿元、7.33亿元和2.80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9.89%、101.45%、101.95%和70.00%。
说明书称,政府“承诺未来十年间财政补贴不少于10亿元”;2013~2015年,预计公司每年的补贴收入将不低于6.30亿元,从而对公司债务的偿还提供有力的保障。截至2013年9月30日,镇江城投账面资产中政府注入有效资产达455.65亿元,其中注入土地资产412.93亿元。
截至2013年9月末,镇江城投拥有政府注入的可运作土地14835.59亩。镇江城投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土地资源筹融资,利用土地收入弥补项目投资缺口,实现投资项目的资金平衡,土地溢价以财政补贴形式返还企业。
不过,评级报告称,在当前政策调控背景下,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需求的放缓将从土地需求数量减少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地转让价格下跌两方面使土地收入来源下滑,影响该公司获得财政支持的力度,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镇江市属多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总体融资规模大,且债务偿付均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出让收益分成,一定程度上对镇江城投获得的外部财力支持形成分流。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