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上海产业疏解外迁带来的招商新机遇
随着国家层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养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区和资源优势。四是优质
纲要》、江浙沪《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等文件 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镇江江鲜、瓜果等农副产品深受
的相继出台,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城市,必 上海人喜爱,也是未来的一个大市场。
定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
― 、镇 江 对 接 上 海 产 业 转 移 的 现 状 :
划 (2017-2035)》明 确 ,上海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优
(一) 已开展工作情况。早在上世纪8 0 年代初,江
化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定位为:国际经济、金 融 、贸易、 苏沃得集团落户丹阳就是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铸造
航 运 、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因此,上海将会逐 厂转型升级产业外迁的结果。 目前,多项对接还在持
步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部分核心功能的非核心环节 也将逐步疏解和弱化。
续推进中。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对接不断推进。如: ( 1 )丹 阳 眼 镜 与 上 海 依 视 路 对 接 ,进 一 步 做 大 做 强 丹
目前,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 苏 、浙 江 、安徽 阳眼镜产业。(2)句容市茅山朱雀旅游项目即为上海
在对接上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嘉定昆山太仓片区, 产业对接结果。(3)扬中市与上海大数据中心、中科院
青浦吴江嘉善片区,苏锡通片区,常宁镇扬泰及苏北 合作离岸孵化多个项目;新建大金产业园,开展产业
片区,绍兴湖州片区,安徽部分城市片区。镇江对接上 延伸,共建园区;与复旦大学开展科技合作。(4)京口
海 ,应着力突出“四个基地”定位:一是科技创新成果 区与上海商飞对接,实现爱励铝业落户镇江。(5 )润州
转化生产基地。依托上海科教优势,全面加强与上海 科 创 平 台 、高 校 与 科 研 院 所 、知 名 企 业 对 接 ,大力推进 协 同 创 新 ,承 担 上 海 科 创 中 心 创 新 项 目 产 业 化 功 能 ,
区 开 展 基 金 招 商 ,通 过 基 金 投 资 上 海 项 目 ,成 功 使 项 目落户镇江。二是驻点招商稳步开展。目前,丹 阳 、句 容 、扬 中 、镇江新区分别开展了驻点招商。其中,丹阳
构建承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平台。二是先进制造业协 定点苏州兼顾上海;句容在昆山设立办事处,重点在 作基地。对标上海制造,深化重点产业合作,推进“研 上海兼顾苏州;扬中去年落实了上海招商点,人员驻 发总部在上海,二级研发和制造基地在镇江”的模式, 点到位;镇江新区设有上海办事处,具体由招商一局
深 化 与 上 海 在 汽 车 、电 气 、船 舶 海 工 、航空航天等产业 方 面 的 协 作 研 发 与 生 产 合 作 。三 是 休 闲 旅 游 养 老 基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是对接上海缺乏延续
地 。上海人“坐着高铁游镇江”,目前每年来镇江旅游 性 。镇江作为沪宁线上的重要城市,一 直重视与上海
的游客中,上海人占到五分之一。镇江山清水秀,开展 的对接。其中 ,丹阳市与长宁区友好结对,但是由于种
发 改 、工信部门对接,出台接轨上海工
作 实 施 方 案 ,精 准 对 接 制 造 业 产 业 转
制 。深化与上海媒体战略合作,加大在
上海主流 媒 体 及 新 媒 体 宣 传 力 度 ,开
展 两 地 媒 体 “走 进 镇 江 ”“走 进 上 海 ”宣
传 活 动 ,营 造 接 轨 上 海的良好氛围。建
立 与 浦 东 新 区 、虹 桥 商 务 区 、长三角区
域合作办等紧密合作关系,在上海高
标准举办大型先进制造业招商会。主
种 原 因 ,对 接 中 断 ,缺 乏 连 续 性 。镇 江 新 区 与 闵 行 、松 江 、青浦虽建立了非官方合作渠道,但多样性不够。二 是高层次、高质量的对接不足。以镇江市政府的名义 在 上 海 举 办 的 活 动 偏 少 ,相 比 周 边 城 市 ,宣传推介力 度不足。镇江市级部门与上海各级政府部门交流少。 目前主要以板块的小分队招商为主,影响力低。此 外 , 对接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不多,先行先试的 办法不足。三是驻点招商参差不齐。目前,丹阳、句 容 、 扬 中 、镇江新区已经开展了上海驻点招商,有独立的 招 商 经 费 预 算 ; 丹 徒 区 在 预 备 驻 点 招 商 ,但 是 对 招 商 人员的经费保障不足;其他板块还没有驻点招商。四 是软硬件设施上存在短板。近 年 来 ,产业地产和园区 运营已经成为孵化企业、聚集产业、带动城市经济发 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市产业项目园区集中度不高, 产业地产尚处在起步阶段。载体建设期一般为2 年, 经常有上海项目签约后等待载体的情况,无法实现项 目签约落地即有厂房生产。此 外 ,我市优质医疗资源 少 ,国际学校稀缺,不能满足各板块招引外商的需求。
二 、镇 江 承 接 上 海 产 业 转 移 的 工 作 建 议
(一)聚焦先进制造业,实施体制机制接轨工程 1.建立市级层面高位协调机制。加强市级层面对 上海产业承接的统筹对接,特别是市级部门与承接产 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建立长效对接 机制 ,通畅项目信息渠道。与上海市,特别是上海辖区
动对接央企、军 企 、先进制造业大企业 集 团 、跨国公司,特别是欧盟国家的外资企业。
3. 深化规划协同机制。借鉴“上 海 2035”规划理 念 ,加强人才、资本等方面对接,围绕上海制造业的疏 解外迁情况,加快制定“招商地图”。
4.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广区。借助增 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和上海自贸区制 度创新复制推广契机,与上海自贸区建立互通互联对 接 机 制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广区,推动 镇江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
(二 )板 块 、部 门 联 动 ,开创对接新局面 1. 创新招引模式,开展飞地科创、离岸孵化、园区 共建。充分利用目前上海各园区“腾笼换鸟”统筹高质 量发展的机遇,承接园区企业外迁及土地不足带来的 产 业 外 溢 。积 极 对 接 上 海 优 质 园 区 ,开 展 飞 地 科 创 、离 岸 孵 化 、园区共建。定 期 选 派 干 部 赴 重 点 园 区 挂 职 ,推 进 园 区 共 建 ;借 鉴 漕 河 泾 园 区 飞 地 建 设 经 验 ,开展园 区飞地建设,每年从上海引进一批优质创新项目,支 持建设镇江在上海的科创飞地。 2. 积极开展上海驻点招商、乡贤招商。 一 是依托 江苏大厦,开展上海驻点招商。设置招商专项经费,保 障驻外招商人员的切身利益。建议在驻沪办增设一名 负责产业招引和对接的副主任,牵头市级部门和各辖 市 区 在 上 海 的 招 引 工 作 。二 是 深 化 乡 贤 联 络 机 制 ,开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