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镇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山水为轴丹徒绘就农业产业项目新画卷

admin7个月前 (09-24)镇江产业信息15

  “提到我们丹徒,上党的万亩茶园茗香悠远,宝堰的大米清香扑鼻,三山的恒顺香醋酸甜有味,这就是我们农业产业的代表名片。”近日,丹徒区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孙铁在谈及丹徒的农业产业时,如数家珍的曝出了三张产业“名片”,而这些名片,也仅仅是丹徒农业产业依禀赋而兴,随资源而行的有力探索。

  近年来,丹徒区把重大项目实施和招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通过展示展销会和乡村振兴产业招引专场签约会、区委书记上线讲农业、分管区长直播带货农产品等形式,积极宣传丹徒区农业优势产业、品牌产品,丹徒茶叶、稻米、香醋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知名度显著提升,有效推进恒顺醋业高端香醋扩产、水木年华抹茶生产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加快实施。2021年,丹徒区的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共19个,总投资21.7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9.61亿元,目前已投入8.75亿元。

  “北部江岛、中部茶山、南部丘陵”,从北到南,一幅产业招商的资源图卷仿佛跃然纸上。“丹徒区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带来的独特资源优势,将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作为丹徒区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农,重点发展农业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新经济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区领导多次带队开展外出考察,积极向北京柒壹控股、寒舍、雨润集团、九如城等集团推介丹徒区的优势资源,力争吸引一批优质、高效的重大农业项目入驻丹徒。”丹徒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慧琴如是说。

  在突出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大型农业企业引进的同时,丹徒还以万亩茶园、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与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对接,引资入园入企,将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水平。此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优惠政策,紧密结合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网络化经营,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推进“金色年华”“翰雅有机农场”“智农科技”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产业续建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丹徒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业态融合化之路。

  沁人香气,船屋鸟巢,这里是位于世业洲西北角的金色年华康养项目。整个项目规划占地约40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开展规划建设,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药养生、健康养老、江水风光、宗教禅思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高端养生度假区。目前,项目已建成7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智能大棚,种植银杏11000余棵,红豆杉40000余棵,银杏石斛约700亩;400亩四季花海已完成超65%的种植,有望在年底开园营业。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增加集体税收,还能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

  产业项目建设,从招引到落地再到建成达产,这一过程需经历多轮“考验”。如何给项目保驾护航,丹徒有着自己的“解题良策”。

  “我们建立了重大项目‘一对一’挂钩联系机制,明确联系服务领导,有关职能处室按照行业条线跟踪推进,全面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通过建立绿色通道、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等方式,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问题。”丹徒区农业农村局产业与信息科科长杨震表示,与此同时,丹徒区聚焦突出堵点难点问题,在解决项目“用地难题”上,一方面挖掘潜力,梳理符合可用于土规调整的用地,形成一定的用地储备;另一方面,盘活停产、停建项目用地,“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配给。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决产业招引“资金难题”上。丹徒区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深化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快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升担保机构对企业资金支持效果,为产业招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11月,在丹徒区刚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稻谷飘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将农民的希望收集。近年来,丹徒区始终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连续两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助力守好粮食安全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项目推进,如果没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头,没有充分的思想觉悟加持,就没有项目推进的畅通无阻。“结合在全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协调农业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等内容纳入办实事项目,实行‘三单三表三员’机制,定期汇报进展情况。”丹徒区区委副书记韩宏亮表示,同时,实施实绩考核,将重大项目建设绩效列入乡村振兴考核,研究制定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对各乡镇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绩效进行考核,形成正向激励、反向鞭策的鲜明导向。此外,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清单,建立工作完成情况每月部门自评、纪委督查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镇江连云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镇江连云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近日,连云港市以视频会方式组织召开《镇江连云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来自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南京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参会评审,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通过视频进行了指导评审。连云港市副市长黄万荣、省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缪军、镇江和连云港两市发改部门负责人,以及镇江连云港工业园区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参加评审会。   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的成果汇报后,会议认...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江苏镇江:四岛共建江中绿岛绘就小康画卷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江苏镇江:四岛共建江中绿岛绘就小康画卷

  新华网南京12月30日电(邱麦 孙姝颖)从润扬长江大桥引桥盘旋而下,有一座江心小岛,环境优美、村舍俨然,如一颗镶嵌在丝带上的明珠。这里就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   近年来,世业镇加速推动“农业岛”“健康岛”“旅游岛”“生态岛”四岛共建,着力打造一个以旅游休闲、高效农业、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样板岛”。   深冬时节,世业镇四季春高效农业园里的...

关于镇江市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研究

关于镇江市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研究

  于2019-04-02 08:51:01发布   关于镇江市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研究   关于镇江市大数据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研究   摘要:大数据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就像公路、铁路、港口、水电和通信网络一样不可或缺。但就其价值特性而言, 大数据却和这些物理化的基础设施不同, 不会因人们的使用而折旧和贬值...

动态丨市场化业务拓展再迈新步伐——高新环境公司顺利承接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物业内保服务项目

动态丨市场化业务拓展再迈新步伐——高新环境公司顺利承接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物业内保服务项目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动态丨市场化业务拓展再迈新步伐——高新环境公司顺利承接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物业内保服务项目   镇江高新环境有限公司全力奋战集团“双提双争”三年行动,聚焦转型发展使命任务,持续深耕市场,在专注做好基础物业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提升物业服...

厉害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公布!镇江新区这个地方上榜!

厉害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公布!镇江新区这个地方上榜!

  原标题:厉害了!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公布!镇江新区这个地方上榜!   在2019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   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和潜力10强名单   江苏共有8家化工园区上榜,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列第21位。其中,在单项排名中,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排名石化利润率第4位。   起飞失败!深夜,...

县委书记陈儒茂率队外出开展产业招商及项目考察活动

县委书记陈儒茂率队外出开展产业招商及项目考察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县前期招商成果,蹄疾步稳推动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近日,县委书记陈儒茂率队赴合肥、镇江、扬州、南通等地考察,先后拜访江淮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合肥经开区)、江苏中业慧谷集团、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前期双方就项目投资、园区共建、产业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磋商,并在合肥期间...

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奋力奔跑

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奋力奔跑

  首届“镇江高新区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全球蕞小缸径双燃料低速发动机(CX40DF)在江苏镇江中船动力交付。   镇江高新区,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依托的9个国家高新区之一,统筹镇江苏南国家自创区“一区十四园”。   位于镇江主城区西侧,镇江高新区是城市发展战略“一体两翼”的“西翼”,面临“G31...

宁镇轨道交通环线来了?镇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公示

宁镇轨道交通环线来了?镇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公示

  近日,等待很久的镇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开始公示。   城市定位和目标愿景:“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发展布局:构建“一体、 两翼、三带、多片区”格局。   规划年限: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