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产业加速度:提前完成年度招商任务让官员和企业家放心交友
作为苏南板块中地盘蕞小的镇江,进入加速发展期。
自4月28日召开产业强市大会以来,镇江的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增幅迎来了近3年来的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镇江重大产业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上获悉,2020年1-10月,镇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列江苏第5位,7个省级和196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7.1%、96.2%,均超序时推进,10月当月工业销售增幅江苏第四,某重点项目创造了45天开工的速度。
其中,80%以上的项目为先进制造业,有的补短板,有的实现了新旧动能交替,有的实现了高科技的国产替代,有的创新了乡镇土地和项目的使用模式,有的是前沿性引领性成长性,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全省重点打造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镇江有3个纳入。在工信部近期公布的城市制造力排行榜中,镇江同比提升了6位。
对镇江来说,这似乎仍不够,市长徐曙海在作工作部署时指出,从1-10月的发展实践看,尽管前9个月就完成了全年招商任务,但有的地区有项目找不到合适的地块,有的地区土地指标用不完、项目又落不下。
镇江市发改委负责人对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产业布局相对分散,基础设施服务难以全部跟上;另一方面,摸清家底、尽快释放存量土地资源的工作到年底即可完成,到时候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招商地图,可以实现“提篮选菜”。当前正在对全市产业布局进行新一轮论证,“十四五”期间的各个经济板块都要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
为着这一目标,徐曙海提出,2020年亿元项目和投资总量都要有20%的成长,纳入省级重点支持项目数量要有质的提升。
为此,镇江市级层面将进行一些制度性改革。
一是强化协同,健全招商信息,实现招商引资的首报备案,解决下属板块对项目的无序竞争;
二是制定财力平衡协调制度,使得板块和条线之间联动,在招商中形成一股绳,协同资源争取项目早日落地;
三是给予优等生更多的空间,项目招引成效好的板块,在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倾斜;
四是对公务员招商队伍以外的专业化招商人才,要制定更加灵活的奖励政策;
五是要着重招引能够带来年轻人的项目,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进来,将对人才和户籍制度等进行适当改革。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指出,2020年镇江全市“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形成共识,2020年以来的项目实现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符合双循环要求。他同时指出,建议市纪委出台政策,让各地官员放心和企业家交朋友,强化底线意识和风险意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