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法院为经济“跑起来”提供司法保障
善意文明执行,灵活选择保全标的;主动介入矛盾解纷,帮助企业信用修复;严堵破产逃废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近年来,镇江全市法院围绕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履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今天(12月23日)记者从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疫情以来,镇江全市法院共走访3678家企业,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处理3154次,快调快处涉诉矛盾纠纷6148件,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全市法院成立20个联系小组,为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风险防控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共设立31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将大批量矛盾纠纷引入非诉讼服务分中心进行非诉解决。”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敏介绍,镇江全市法院正在努力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机制,提高审判执行质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敏告诉记者,破产审判质效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镇江各级法院通过破产审判有效化解企业债务近150亿元,妥善安置职工一万余人,盘活土地厂房面积350万平方米,通过资产重组、破产重整、和解,帮助汇丰房地产、华晟生物、海纳机电等企业走出困境、顺利重生。“今年以来,破产简易案件简化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应用,新收案件结案效率明显提高。”截至目前,镇江全市共审结破产案件87件,同比上升155.9%。
在破产财产处置招商对接方面,镇江各级法院正在努力创新机制。据了解,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动建立破产财产处置机制,助力破产资产与招商对接。
该部门于2020年2月6日创设“破产资产总池”和“优质破产资产池”,当年12月,首期规模约35亿元的“优质破产资产池”建立,待盘活土地2430亩、厂房面积58万平方米。
目前,该“破产资产池”运行效果已经初步显现,通过“破产资产池”推介,已有多个辖市区成功吸引外来资本,既加快了破产财产的变价效率,又及时盘活了存量资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