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镇江制造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成功执飞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标志着国内航空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这架从成都天府机场起飞,直抵广州市的航班,不仅是C919系列飞机的首次商业运航,更是镇江航空产业崛起的生动体现。随着C919的批量生产提速,镇江成为了航空制造的重心,其关键组件和材料的生产能力得到快速释放,正在翱翔的蓝天背后,是无数努力者的汗水与坚持。
自2007年中国大型飞机项目立项以来,镇江的航空产业发展便开始加速。当年,中国商飞的成立为C919的研制注入了新鲜血液,镇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机遇,于2008年开始构建航空产业园,逐步从“无中生有”迈向规模化的发展。2009年,随着产业园的全面启动,多家航空企业落户镇江,初步形成完整的制造产业链。
如今,镇江航空产业园内已有30多家企业,涵盖飞机零部件制造、智能材料研发和航空服务多个方面。镇江工信局的数据显示,已知的供应商中,七家企业入围C919主制造商中国商飞的供应链,包括三家合格供应商和四家潜在供应商,其中的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更是该项目的核心结构供应商之一,承担了近50%的C919复合材料需求。
随着C919迈入批量生产阶段,镇江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国产大飞机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产物,整个生产及供应网络涉及数百家企业。”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豪如是说。值得一提的是,镇江航空企业的投资回收周期虽然长,但高附加值的航空产业,正为镇江的经济带来可观的回报。
根据中国商飞的数据显示,C919项目已获得超过1200架的订单,市场需求的提升将极大推动航空相关企业的收入和增长。在镇江美龙航空部件有限公司和菲舍尔航空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蕞新的货舱内饰件和结构件加紧制备,确保能够满足快速滚动的生产需求。美龙航空的长期订单已超400架,展现出镇江在C919项目中的重要地位。
镇江的航空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除了航空制造,还包括航空职业培训和关联的服务业等,形成了“一校、一场、四园区”的产业体系。显然,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镇江不仅在产品制造、技术研发方面展现出色,更为全市经济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1至10月,不少涉航企业的开票销售额达到了427.4亿元,同比增长了17.4%。
未来,镇江航空产业的前景被普遍看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涉航企业已达118家。随着C919的成功运营,镇江正在描绘一幅更加广阔的航空产业蓝图。在这样的背景下,镇江制造的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技术的提升,更在于产业生态的建设。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镇江的航空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仍需持续关注。作为一项潜力巨大的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领域,国产大飞机C919不仅为航空运输带来了新的选择,更让地方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关注AI等新技术如何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转型,为未来的中国航空产业创造更多可能。
总而言之,C919的成功运营象征着镇江从航空产业的起点出发,正在向全球航空市场的舞台迈进。在这条发展道路上,镇江各方共同努力,坚守初心,迎接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借助AI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为镇江制造赋予更多智慧与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