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镇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19年江苏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6个示范城市建设介绍

admin7个月前 (09-24)镇江产业信息37

  2019年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财政厅,对完成创建任务的省级示范进行了评估,全省共有6个示范城市、27个示范基地、20个示范项目通过评估。为总结示范创建经验,由点及面推动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示范创建单位上报的示范建设资料进行了详细梳理,组织编辑了《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成果集(2019)》,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技术创新等方面,系统展示头部批通过评估的示范建设经验。

  海门市坚持把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品质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成品住房”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海门低碳生态新城为核心,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园、被动式产业园两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装配化装修三种类型的建筑产业化基地,形成“一城、二园、多基地”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空间格局,2017年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制定了《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方案》(海政办发〔2016〕134 号), 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从立项、规划许可、招投标、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审查、取费结算、建设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监管模式。特别是在土地招拍挂或划拨时明确装配式建筑比例、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和成品住房比例, 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建筑产业现代化指标列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地方案中,将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纳入土地规划设计条件;对以招、拍、挂形式出让的建设用地在土地出让方案、土地挂牌文件和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明确,对以划拨方式供应的土地,在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注明。

  在划拨类土地项目的立项申报条件中增加市建筑产业办意见,在立项批文中明确。

  将各阶段建筑产业现代化指标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并在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注明。

  编制《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海门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海门中德低碳生态新城发展规划》,形成以一城、二园为重点,多基地为载体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征集整理企业标准、行业规范、技术专利、工法等,建立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向社会公布;推动政企合作,成立“南通职业大学张謇建筑学院”,加大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力度。

  2016年-2018年,海门市新建装配式项目24个,共计187.3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性投资项目36.9万平方米;

  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3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7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9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镇江市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划定重点发展区域,稳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聘请骨干企业为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公租房和市政管廊中大力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示范项目。

  提出“3+1”管理机制,以市政府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度、市住建局成立的工作领导小组、辖市(区)住建系统建立的例会制度为“三个抓手”,以示范城市创建技术服务单位为“一个支撑”,统筹推进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将预制装配率、成品住房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在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房项目落地。同时采取提前预销售、邀请招标等激励措施引导建设单位积极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

  因地制宜,建立市政管廊、公租房和市政预制管片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着力建设模块建筑、预制管片等生产基地,建成一批特色项目。

  建立镇江市建筑产业化工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报道135 篇;定期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简报》;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推进措施,提高社会认知度。

  2018年底, 共创建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培育23个市级示范基地、22个市级示范工程项目。

  南通市注重顶层设计,将建筑产业列入全市“3+3+N”重点培育产业序列;整合生态、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形成调结构、促转型的组合拳效应;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监管机制;积极引导传统建筑业企业与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

  针对发展初期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用地保障、财政金融、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同时明确规定,市区内新建高度12 米(含12 米)以上住宅100% 采用装配式建筑,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成品住房比例100%。

  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打造“五位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成立南通智慧建筑产业创新联盟,构建智慧建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转型技术创新研发奖补资金,鼓励企业进行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研发。

  从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造价定额、质量监管等五大环节,健全完善全过程监管和服务体系,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起点高、质量优。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利用陈桥船舶园区的闲置厂房,吸引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进驻,建成PC 构件产业园。

  举办装配式住宅问与答科普专题活动,提高装配式建筑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及技术宣讲会,提高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及装配式建筑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016 年至2018 年,南通市年度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从79 万平方米增长到318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7.19% 上升到27%。截至2018 年底,共创建1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7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同时评定了9个南通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常州市武进区以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围绕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集聚了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骨干企业;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全过程管理办法,建立装配式建筑构件供需信息公布制度;构建“两盟一院”(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绿色建筑产业联盟和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交流沟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支撑平台。2017年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从2016年12月开始,全区由政府投资的办公楼及新建住宅全部采用“预制三板”设计建造,逐步提高新建建筑预制装配率。明确要求自2017年起,区重点地区出让的土地上的建设项目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

  以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为核心,合理布局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绿色建筑企业及其核心技术;建成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建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信息平台,及时共享项目信息。

  以成立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先导,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和组建一批现代化工程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积极与国际接轨,举办技术交流和合作推介会20多场。

  2016年-2018年,常州市武进区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350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6.2%上升到18.3%。截至2018 年底,共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5个。

  南京市江宁区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精细、绿色、智慧、协同”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从源头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搭建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服务平台,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设并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构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建设。

  出台多项政策,从用地、资金、税费、金融、产业发展、行政许可等多方面扶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保障房、学校等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装配化建造方式,重点推进高新园区、滨江开发区等区域内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

  区发改委在立项中明确项目实施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对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规定。、

  用地单位提供该幅土地上装配式建筑的覆盖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居住用地成品住房比例为100%)的书面承诺。

  充分利用区域科教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区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库;推动区内相关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果。

  创新装配式建筑监管方式,探索建立从项目立项、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在土地招拍挂或划拨时明确该幅土地的装配式建筑比例、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和成品住房比例;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依托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

  通过图板、视频等各种形式,在区建筑业服务大厅集中展示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推介区内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多次组织区内建设、设计、施工、部品生产单位负责人集中培训,赴相关优秀企业、项目实地学习考察;联合有关高校举办预制混凝土工、钢筋工、模板工等工种专项培训10余次。

  2016年-2018年,南京市江宁区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从19万平方米增长到235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2.5% 上升到28.2%。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8个,其中设计研发类基地个、部品部件生产类基地4个;培育江宁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7个、江宁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4个。

  扬州市江都区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重点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孵化中心,促进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加大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培育5个BIM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

  成立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孵化中心,全面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推广应用、产业人才培训等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引导相关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关键技术研究。截至2018年底,江都区相关企业参与编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1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

  每年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培训计划,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现场实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2016年-2018年,扬州市江都区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从12.4万平方米增长到49.3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10.3%上升到19.6%。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4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3个。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产业园区分会成立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产业园区分会成立

  17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产业园区分会成立大会暨“园区+”发展论坛在京口区举行。来自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部门的行业主管领导,以及国内林业园区代表、知名木业专家、木业企业代表共100余人,齐聚京口出席成立大会,并以“中国林业产业园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为主题,就智慧园区、供应链金融、园区运营管理等行业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和交流。...

产业强市——镇江京口工业园区

产业强市——镇江京口工业园区

  镇江基层党代表畅谈二十大报告感受   镇江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认真组织集...   永葆初心 肩扛使命 勇毅前行——全市...   央视《焦点访谈》连续两天出现“镇江...   马明龙参加党的二十大江苏代表团学习...   镇江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   润州区...

产业重塑镇江跨入数字经济新赛道

产业重塑镇江跨入数字经济新赛道

  本报讯 (晏培娟 钱飞 薛诚 胡建伟) 11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会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总裁侯阳,双方就进一步推动镇江数字经济做大做强达成合作意向。   牵手微软“联动创新”,掀起镇江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去年11月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镇江市京口区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建微软云暨移...

内江高新区: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内江高新区: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春日奋进正当时。进入2月,内江高新区园区企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月27日,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明泰微电子产业园的生产车间灯火通明,一台台智能化设备快速运转,每天蕞多有2000万颗芯片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不远处的四川绿建杭萧钢构有限公司,一件件钢构件不断从车间产出,运送到目的地后,这些产品会拼装成各种建筑。   大项目加快推进:内江高新科创园A区及B区项目已基本建...

园区整合又有新动作设置“绿牌”“黄牌”“红牌”机制镇江开发园区项目建设实施差异化考评

园区整合又有新动作设置“绿牌”“黄牌”“红牌”机制镇江开发园区项目建设实施差异化考评

  交汇点讯 近日,镇江市出台《全市开发园区项目建设考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以“项目招引建设”为核心导向,对首批保留的开发园区分三类进行差异化考评,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设置“绿牌”“黄牌”“红牌”机制,引导园区以产业项目建设支撑“产业强市”战略落地。   针对省级以下园区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去年,镇江市在全省率先...

大手笔!1300亿光伏组件龙头拟128亿元扩建一体化产能

大手笔!1300亿光伏组件龙头拟128亿元扩建一体化产能

  【晶澳科技:拟 128.42 亿元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   晶澳科技公告,公司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投资项目为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 20GW 硅片、30GW 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 128.42 亿元。公司同日披露年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729.89 亿元,同比增长 76.72%;归母净利润 55.33 亿元,同比增长 171.4%;基本每股收益...

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入选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入选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金山网讯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和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再复核结果的通知》,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榜上有名,入选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镇江唯一入选园区。   记者了解到,大禹山创意新社区位于镇江主城区东部,于2013年1月获批成立,是我市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文化产业功能区。经过...

宿城:希望的田野上崛起现代农业

宿城:希望的田野上崛起现代农业

  从一望无垠的蔬菜基地到智能化的玻璃温室,从欢声笑语的采摘基地到科技“傍身”的农业产业园……阳春三月,宿城大地沃野千里,生机勃勃。   宿城区委书记陈伟表示,全区将以绿色果蔬为优势特色产业,以高科技引领产业升级、高标准打造示范标杆、精塑高品质农业品牌,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努力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3月29日上午,位于宿迁市宿城区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