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科创园区长出项目丛林
“慢点,慢点,这套设备慢点搬。”今天下午,记者来到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杭盛科技园,一期园区里第59家企业——南京黛丽雅科技有限公司正忙着搬运设备,这是新城三季度新签约到资的正式合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之一,将在此投产高端品牌化妆品及日护用品生产项目。
扬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层级,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行动,持续培育创新动能。而杭盛科技园正是生态科技新城坚持产业科创与科创产业双向发力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科创园区已经在新城铺开,长成一片项目丛林。
“我们主攻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主要生产应用在汽车上的各类智能配件。”中驰智能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尤家建告诉记者,自从2018年入驻杭盛科技园以来,将“智慧大脑”和“生产心脏”设置在此,负责产品研发与生产,“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到全国各地,去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记者看到,中驰智能科技占据两层办公区域,一层以研发为主、一层为生产为主,以搭建和完善智能科技系统为重心,利用大数据不断更新汽车电子智能配件、贯通各技术平台,在展示厅的墙上贴满了专利证书。“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科创是我们的核心力量。”尤家建告诉记者,作为头部批入驻杭盛科技园的公司,也得到了园区很多帮助。
“生态科技新城将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项目,逐渐形成高端装备类企业的集聚,将杭盛科技园打造成为融先进制造、创新服务、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杭盛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城三季度新签约正式合同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中的北京人民电器智能工厂及研究中心项目也落户科技园二期,这里将逐渐形成高端装备类企业的集聚,敲响科技与智能“主节奏”。
“一期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纳税500万元。”扬州伊朴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伊朴斯是南京黛丽雅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此次签约落户,计划总投资1亿元,一期年产1000万瓶化妆品项目已经落户杭盛科技园一期内。
为什么选择这里?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科技新城有良好的美业基础,又有“中国美业港”的发展目标,更有良好的科创支撑。“在杭盛科技园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美业也焕发了新生,对这里很有信心。”该负责人介绍。
朵爱公司就是该负责人口中焕发新生的传统美业。走进位于杭盛科技园的朵爱公司,陈列着他们自主设计生产的酒店易耗品,凭借原创性的设计和标准化的生产,朵爱的产品已经在全国两万多家酒店进行使用。“我们还牵手扬州老字号谢馥春,双方合作打造新的国装品牌。”扬州朵爱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善表示,通过创新,老牌企业和老字号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快速道。
据悉,自生态科技新城确立 “中国美业港”发展战略以来,目标打造“6+2+2”十大产业体系,助推杭集传统产业转型“蝶变”。“目前我们已形成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升促建’战略规划以及‘中国美业港’特色产业研究和相关产业图谱。”杭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杭盛科技园一期已经聚集了59个优质企业,而二期园区也正在进行收尾工程,计划今年年底交付使用。“二期已经签约入驻国网智慧能源相关企业和航空企业,将起到引导左右,未来引进的企业一定是高精端的企业。”杭盛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杭盛科技将打造成为融先进制造、创新服务、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园。
像杭盛科技园这样的科创载体,在新城还有很多。近年来,新城突出改革创新,做强环境支撑,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以扬州软件园为例,今年刚刚交付使用的扬州软件园一期工程北区,目前已吸引国家电网智能配电双创产业园、601所扬州院永久基地等项目等入驻。
如今,新城已经累计建设国家级、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服务平台8个,高新产值占比从15%提升到28.2%,万人发明拥有量达18.5件。
“发展和凝聚,将奏响新城发展的‘主旋律’。”生态科技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近年来,新城紧扣转型创新调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航空装备、软件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建设中国航空谷、软件园等一批科创载体,打造328科创走廊核心区和产业科创集聚区,以医美日化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集聚,不断提升创新动能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