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科创森林”生机蓬勃
6月20日,2023中国独角兽暨潜在独角兽企业报告发布会举行,位于镇江的美科太阳能、惠龙易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讯捷医疗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目前,镇江市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
独角兽“纵蹄飞奔”,成为镇江“科创森林”扩容提质的缩影。近年来,镇江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去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3家、同比增长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达67%、列全省前三,“科创森林”越发枝繁叶茂。
截至去年底,镇江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比达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28%。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浓度”?
今年,聚焦镇江市委、市政府“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部署,全市科技部门坚持“党建红+科技蓝”融合互促,深入开展百项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行动、百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破冰”行动及企业技术需求征集行动,用一线脚步丈量“创新土壤”,为创新主体发展“松松土”。
走进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生产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厂房主体施工已结束。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后,该项目一期整体投入使用。“我们围绕深冷液态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行项目申报,正在向省重大科技专项发起冲锋,希望创新发展再上一层楼。”该公司董事长任爱说,在镇江市科技局牵线搭桥下,公司与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还在建设中就已启动相应技术研发。
今年年初,镇江市科技局对全市269项重大产业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和摸底,从中梳理出100个在项目建设阶段同步有创新需求的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镇江市科技局根据项目主体需求,帮助推进解决高企申报、研发平台布局、科技人才引进等问题。
规上工业企业是产业创新的主力军,每“破冰”一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量就往前跨了一步。镇江市科技局对全市2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进行梳理,从中确定100家目前研发活动较少或无研发活动但有创新意愿的企业。针对这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研发创新能力弱、创新平台不健全等短板,着力引导企业实现计划项目申报、国家高企培育、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建设、创新政策落地等五方面的“破冰”,通过抓重点、重点抓,持续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能力,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目前,镇江市科技局面向产业链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征集凝练一批真实有效的企业技术需求,力求通过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助推产业提档升级。“此次技术需求征集行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借助这一平台,希望精准快速地找到相应的专家人才,为我们后续项目有序推进提供技术支撑。”镇江市菇满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郁宝锋充满期待。
一座“科创森林”,创新活跃度是其间关键。
“我们公司开发无人转向全压转向器,有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通过这次对接,可以找到一些合作伙伴,加快技术创新,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6月9日下午,在集萃园区行——镇江高新区专场活动上,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焦文瑞与参会的研究所代表相谈甚欢。该场活动设材料与能源环保、制造与装备、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4个分会场,10家专业研究所与100余家镇江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8个。
能让企业愿意“买单”的需求才是真需求。每年一度的“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已成为镇江各企业的“攻关大会”。自2020年启动以来,该活动为企业与高校院所架起合作桥梁,以科技创新撬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镇江已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伴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10个创新平台在去年大会上亮相,如今,镇江市已建有企业院士工作站5家、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产研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1家、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16家、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家。
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是振镜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龙头企业。此前由于技术封锁,数字振镜的核心零部件数字电机及驱动器等技术问题,始终无法找到解决方案。2019年,公司找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研院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技术需求后,与企业共建“JITRI-金海创联合创新中心”,针对数字振镜研发需求开展多方调研与对接,找到省产研院专业所——江苏集萃苏科思科技有限公司,就高端振镜技术开发达成合作,解决了技术难题,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去年,镇江共遴选发布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50余项,已成功解决丹佛斯、超力电器等企业技术难题16项。全市累计达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550余项,合作金额超3亿元。
“我们与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等相关高校联合组建近零碳建材制备与建造技术人才攻关联合体,拟解决建材行业排放高、天然资源消耗量大的技术瓶颈,致力于以大掺量固废制备高性能构件,产品可在高寒等复杂环境广泛应用,带动建材领域全流程低碳绿色发展。”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汪峰说。
镇江成立首批4家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攻关联合体,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牵头、上中下游企业参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支撑,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合力攻坚关键技术瓶颈及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并提供包括蕞高300万元专项支持等系列优惠政策。
尽管落户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仅两年时间,润峙之微流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波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曹操有一句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其中的‘峙’是‘立起来’的意思。今天我们的创业公司能够‘立’起来,离不开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培育和扶持。”
镇江新区丁卯街道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局局长郑吉介绍,润峙之微在园区帮助下,先后入选省、市、区三级人才计划,并获得多项镇江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扶持。对成长期企业,园区帮助用好相关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信息获取渠道不畅、技术来源面窄、创新资金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仅去年,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新增了9家高新技术企业,园区获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优秀(A类)。
去年,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万城青年人才创业园、丹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材智汇·丹徒众创空间等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共培育46家在孵企业成功获得高企认定,为近年来蕞好水平。
近日,镇江出台推动科技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按照“推动专业孵化、提质增效、做专做优、做特做强”思路,以“专业化转型、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发展特色、做强服务功能”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科技孵化载体服务功能和孵育绩效“双提升”。
“在3月底举行的科技金融走进镇江创业园暨企业融资路演活动上,我们就项目发展提出了融资需求,得到银行机构的积极响应,目前已经与江苏银行初步达成融资意向。”镇江宏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元志高兴地说。在当天的活动上,5家中小科技企业进行了融资路演,就企业现状进行详细推介,并提出融资需求。镇江市科技局根据活动现场对接情况,持续跟踪银企合作进展,加快推动资金落地。
镇江连续多年开展“科技金融进孵化器”“科技领跑者计划”“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等活动,促进金融、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去年累计为29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超13亿元,促成6家银行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授信330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镇江市级科技项目指南中设立“科小”专项,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专利布局,助力“科小”更好更快发展。去年,全市共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55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