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来桥“长高”了
幸福花苑两栋楼17层、海晟涂料研发中心11层、银都大酒店5层……从安置房到企业厂房和办公用房再到综合型酒店,8日,记者走进西来桥,发现不少大楼拔地而起,还有很多高楼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突然间,位于扬中蕞南端的岛镇西来桥让我们惊叹“长高”了。
“我们公司的厂房设计时特别改进工艺,以便于将一层车间增高到三层,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土地。”江苏海晟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朝国告诉记者,海晟集团下辖多个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电器、物流、涂料等,厂房大多数不适合建多层,而且能够利用的空间早就节约了,但现在企业扩大经营又遇到土地少、审批难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能另想它法。
“企业要发展,不可能因为土地制约就止步不前,为此我们想到了减少办公用地来扩大企业的生产用地。”王朝国说,海晟集团已开始外表装潢的涂料研发中心高11层,建成后集团的核心层将全部搬到这里,包括总部、办公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这样一来,下属几家公司只设小型办公室,把土地腾出来用到生产上去。”
其实,用增高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不仅仅是海晟一家用来解决用地少的方法。据了解,西来桥镇存量土地少,加上征地困难,项目用地申请越来越受限制。在这种现状和镇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发商转变了传统的用地“摊大饼”观念,转向空中要地。
比如,江冠电器、通发实业、荣昌集团都在建设4、5层楼的厂房;原本只租了两层楼的银都大酒店也新建了5层大楼,从传统的饭店升级为综合型大酒店;幸福花苑二期已建成多栋小高层,蕞高的两栋楼达17层。
“现在不光土地紧张,人力、物力资源也紧张。”镇江市江冠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廷贵觉得,厂房向空中发展对他的企业来讲有很多好处。“高层厂房不光让我们节约了土地成本,也节约了能源、配套工程等成本。
从“增高”这一观念的转变,记者发现西来桥“长高”其实是因为全镇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份,西来桥镇产值增长15.71%,销售增长16.24%,增加值增长15.91%,利税增长16.87%。其中,民营经济工作成效良好,新增私营企业户42户,个体工商业户58户,外向型经济也有新突破,重点项目全面开花。
“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带动土地需求,未来用地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此我们镇的企业家和开发商也会越来越看重空间发展,用增高建筑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也体现了当前产业‘三集中’的发展要求。”西来桥镇宣传委员陆庆说,“西来桥‘长高’正是发展的标志。”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